当前位置: 首页> 正规的威尼斯人网址
赏学堂|石版画里的生活——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眼中的花语与静穆
发布时间:21-01-03
- 最新
- 精选
- 区块链
- 汽车
- 创意科技
- 媒体达人
- 电影音乐
- 娱乐休闲
- 生活旅行
- 学习工具
- 历史读书
- 金融理财
- 美食菜谱
赏学堂|石版画里的生活 ——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眼中的花语与静穆
艺术家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
石版画是俄罗斯艺术家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记录生活的工具,凭借石版画特殊的制作过程,她的艺术风格融会油画、水彩、素描等绘画形式,在她天生对色彩的敏感归纳下,她的作品既有十分强烈的装饰意味,又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单纯与静穆。
赏
▼
花语的静穆
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一生偏爱花卉静物题材,她最优秀的作品也在其中。凭借石版画特殊的制作过程,她的艺术风格融会油画、水彩、素描等绘画形式,在她天生对色彩的敏感归纳下,她的作品既有十分强烈的装饰意味,又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单纯与静穆。
玛斯列妮柯娃·И·Н《静物·野菊花》36X45cm 套色版画1969年
“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”是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的评价,朱光潜认为静穆是“古典美学的最高典范”。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作品中的单纯与静穆,相较于古希腊艺术少了所谓的“高贵”与“伟大”,但她作品自然流淌的对生活的热忱,与其他艺术是相通的。
1925年,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出生于列宁格勒,10岁进入彼得格勒艺术小学开始学画,1939年考入列宾美术学院附中,卫国战争爆发后在列宁格勒军工厂工作。1942至1945年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在阿拉木图艺术中等专业学校学习,1949年考入列宾美术学院版画系,1955年毕业于巴霍莫夫工作室,同年开始参加国内外的各类展览。1987年获“劳动老兵”勋章,2003年获“保卫列宁格勒”勋章,2006年因病去世。
玛斯列妮柯娃·И·Н《黄菊花》66X44cm 套色版画1986年
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作品的单纯表现在色彩上,虽然石版画可以表现出油画、水彩都难以复制的色彩变化,但她作品中的色彩却很少有如莫奈、梵高般的细微变化,而是通过大面积的平涂构成色彩,例如《黄菊花》。作者并没有特别偏向于某一种颜色,她擅长用灰色调剂在各种颜色中,使所谓的颜色的情绪变得十分温和,对比平淡,给观众一种静穆之感。对比古希腊艺术,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的静穆少了些严肃,却给人特别的温和之感。她笔下的所有,都是她美学的最好体现。
玛斯列妮柯娃·И·Н《风铃草》58X38cm 套色版画1988年
单纯表现在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粗犷的线条中,在《风铃草》这幅作品中,作者用几乎算不上线条的色块构成画面主体,没有重复的笔触,一气呵成的线条使花卉少了些细腻,多了种活力;单纯还表现在她方正的构图上,作者的花卉静物写生的构图大多雷同,但每一幅作品的色彩、线条,非常符合表现题材,例如《静物·柿子》,跳脱于背景的橘色与纯黑的线条,在整个画面中却丝毫不违和。
玛斯列妮柯娃·И·Н《静物·柿子》36X47cm 套色版画1968年
单纯是作品呈现出的结果,但要达成这种效果需要作者高度的归纳。后文将提到石版画创作过程十分复杂,但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通过最复杂的流程,将画面上夺人眼球的现实符号一一弱化,赋予它们最合适的表现方式,使得笔者在观赏她的作品时感到温和的静穆。这种静穆中流淌着作者对生活的观察、记录与热爱,通过她的绘画,观众能感受到在她眼中生活的单纯与美。
学
▼
19世纪艺术家的“手机”
石版画是俄罗斯艺术家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记录自己生活的工具,好比今天的人们使用手机记录。为了更好地理解她的画作,除了去莞城美术馆现场参观正在展出的“花语——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版画作品展”,不妨让笔者先介绍一下现代视觉传播媒介的鼻祖——石版画。
对于19世纪的欧洲人来说,石版印刷术这一发明的重要意义不亚于手机对于当代人。在这个视觉内容高度充实的年代,人们可能没听说过石版画,但在大众娱乐匮乏的时代,版画是人们最常见视觉艺术形式,也是最普遍的视觉艺术传播媒介。
现代海报之父——谢列特的海报作品,成为当时法国家喻户晓的大众艺术。
在中国,版画承担着“成教化,助人伦”的作用,而宋代出现商用铜板版画广告,鲁迅在《无名木刻·序》中说:“它本来就是大众的,也就是‘俗的’。”不同年代的版画代表着不同年代的大众对视觉艺术的喜好与诉求,版画将艺术、商业、文化相对融洽地结合在一起。
起源于欧洲的石版画是平板印刷技术与绘画语言相结合的版画画种,对早期商业广告与现代印刷工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。而其独特的肌理语言、印痕和不确定性,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关注,席里柯、杜米埃、雷东、毕加索、马蒂斯等著名画家都曾对石版画的艺术表现进行过大量创作实践,它也成为近200年来版画艺术的重要门类。
让众多艺术家青睐的平版印刷术是石版画最常用的创作方式,它在1798年由德国人桑纳菲尔德发明。平板印刷术最早在石版上实验成功,有一段时期将石版印刷术作为平板印刷的代称。
与传统凸版和凹版印刷不同,平版印刷无须将版面处理成具有凹凸形状的不同区域,它利用油与水不相融的物理性质,将石版表面图文部分处理成具有亲油斥水性质的区域,空白部分以水润湿,然后在版面用滚筒加以油墨,亲油部分的图文区域吸收油墨,经机械压印成品。
捷克斯洛伐克画家穆夏的作品《报春花和羽毛》,他被称为新艺术运动的辉煌旗手,艺术风格依旧影响着现在的视觉艺术。
由于石版印刷技术的复杂工序,让印刷品可以表现出类似与油画笔触的肌理,或是与水彩画相近的艺术风格,深受人们喜爱,使石版画在商业广告上得以大量运用,谢列特、穆夏、维亚尔、博纳尔等人所制作的插图、海报、招贴、漫画依旧影响着如今的大众视觉艺术。
与其他版画一样,石版画的创作过程更像是制作,但通过众多艺术家的探索,石版画已成为一种综合各类绘画的艺术。在创作过程中,艺术家可以将化学材料、金刚砂、油画材料、水彩材料、国画材料综合在一张石版中,而印刷这一步骤的存在使得每次创作都与艺术家的期望不同,这种不确定性包含着制作者的技法、风格、期望以及努力。
正如本次赏学堂所赏析的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的作品,石版画像是她手中的手机,记录着艺术家眼中的生活,她在石版上的每一个处理,她希望呈现在画布上的效果,都在表达她眼中的生活趣味。印刷这个必然会发生的过程,使她的作品在完成的那一刻,包含着作者的惊喜或是落差,让她的绘画更具感染力。
文章刊载于《南方日报·文化周末》07版
文字:李彤晖
编辑:龚艺超
图片:莞城美术馆
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
前往“发现”-“看一看”浏览“朋友在看”
看一看入口已关闭
在“设置”-“通用”-“发现页管理”打开“看一看”入口
我知道了
已发送
取消
发送到看一看发送
赏学堂|石版画里的生活 ——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眼中的花语与静穆
字
发送中
微信扫一扫
使用小程序
取消 允许
取消 允许
微信版本过低
当前微信版本不支持该功能,请升级至最新版本。
我知道了 前往更新
确定删除回复吗?
取消 删除
知道了
长按识别前往小程序
本站仅按申请收录文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如若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
觉得不错,分享给更多人看到
文化周末 微信二维码
(adsbygoogle = window.adsbygoogle || []).push({}); 分享这篇文章
文化周末 最新文章
赏学堂|石版画里的生活 ——伊琳娜·玛斯列妮柯娃眼中的花语与静穆
热点|“寻味东莞季”莞城篇!报名就教你做“东莞三宝”“糖不甩”,还带你“行走莞城”
时事|老手艺如何“抖”出新时尚?非遗线上传播培训班有答案!
听见|让更多青少年球员登上国际舞台 ——记东莞市青少年高尔夫训练基地
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④ | 让青山绿水四季如歌,让乡愁被深深记住
赏荷 | 今年的莲湖夏荷,你见过没有?
关注|东莞毕业季“云”上开新局
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② | 活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,引领乡村文化生活 文化莞家 6月23日
时事|粤菜师傅”多起来,“东莞味道”火起来!
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① | 完善文化馆总分馆制,激发基层文化活力
(adsbygoogle = window.adsbygoogle || []).push({});
(function(){ var bp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script'); var curProtocol = window.location.protocol.split(':')[0]; if (curProtocol === 'https') { bp.src = 'https://zz.bdstatic.com/linksubmit/push.js'; } else { bp.src = 'http://push.zhanzhang.baidu.com/push.js'; } 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 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bp, s); })(); (function(){ var src = (document.location.protocol == "http:") ? "http://js.passport.qihucdn.com/11.0.1.js?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":"https://jspassport.ssl.qhimg.com/11.0.1.js?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"; document.write(''); })();